天下》上班族的中國愁-去 還是不去?
文/馬岳琳(更多內容詳閱本期《天下》雜誌)
上海,閔行區。沒有十里洋場的萬種風情,華燈初上的夜色掩蓋了細節,讓「蕃茄主義」餐廳的台北小資情調更濃厚些。晚上八點,林欣藝、黃雅鈴、胡芃芸三人走進餐廳,放鬆工作了十二個小時的疲累。
她們都是三十歲上下的台北女生,一樣愛漂亮、一樣被家裡嬌寵著,卻在台灣工作了幾年之後,選擇透過一○四人力銀行,應徵至設廠在上海的台商企業當產品經理、秘書。
住在十多年前蓋的宿舍,房間裡的馬桶還是蹲式,當然連網路也沒有,每天早上八點起,在工廠裡盯產品進度….。問她們為什麼願意那麼辛苦?「因為這裡是上海,是離台灣最近的一個國際城市,我要來見識,」黃雅鈴定定的說。
北京,朝陽區。
最靚的靜 Bar「FACE」裡,一票在微軟工作的台灣年輕人,經常是唯一一桌東方面孔。杜文、李泱儒、王建喬,從二十七歲到四十歲,分別離開美國和台灣,決定讓自己生命的軸線,與北京交會。
「我到微軟的前四個月,就接到四通獵人頭公司的電話,」王建喬指出。「這裡的薪水每年調二、三十%,除了你的績效,其中有十%是因為市場成長而來,」李泱儒表示。
加薪晉爵、市場成長,聽起來似乎是年輕人最想要的職場歷練,但他們得忍受與女友分手、放棄美國與台灣的生活品質、刻意經營和大陸人的關係,「你怕被騙、擔心你的下屬桶你一刀,你甚至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需要他們,」杜文原本飛揚的神情突然一黯。
這是一場交易。台灣的西方有著一個每年超過十%經濟成長率的龐大經濟體;九成以上的台灣大企業都已至對岸發展佈局;所有的跨國公司對這個十三億市場的耕耘力道有增無減;再加上,台灣自己飽和停滯的經濟與不斷內耗的政治,對許多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而言,「要不要去中國發展?」已成了自己身邊或心中,日益擴大的問號。
To Go or Not to Go,that is the question
看似機會無窮,問題是,你要拿什麼去交換?
台大商學研究所所長郭瑞祥上個月在他的MBA班上做過一個小小調查,全班三十位學生中,約有四成學生表示,未來不排除到大陸工作,「原因很簡單,他們就是覺得那裡機會多,」郭瑞祥說。
對許多台灣年輕人而言,去大陸工作是踏出國際化最簡單的一步。同文同種的背景、兩岸日益頻繁的交流、父執輩過往的經驗,更讓中國夢不再遙遠。
兩年前,中時電子報部落格之一的「台幹大鬧上海灘」,就曾創下單日流量超過十一萬人次的高點;多家人力資源、企管顧問公司的主管都觀察到,考慮至中國發展的年齡層,有日益下降的趨勢。
根據海基會去年底的一項調查顯示,目前有家人在中國大陸投資、工作或居住者,佔全國總人口數的一成五;曾在中國大陸居住累積超過三個月者,則有一成七。若以全國二十歲以上成年人口約一千七百一十萬來估算,這表示目前全台灣約有高達二百五十萬人在對岸工作、生活,有對岸生活經驗者,亦達到二百九十萬人。
可以預見的是,未來如果三通實施,絡繹於海峽兩岸的工作者,勢必倍增。
去年麥肯錫製作了《Serving the new Chinese consumer》特刊,指出未來十到十五年內,光是中國本地企業就需要七萬五千位具有應付全球環境的領導人才;有百分之三十至四十的跨國企業資深經理人,則在過去五年內,因為不斷的被挖角而轉換跑道,薪資也呈現平均每年十四%的成長率。
外商、台商不斷加碼中國市場,從過去「卡位」到決定「深耕」的進一步策略佈局,形成對人才的強大吸力。
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中國北方區主管合伙人顏漏有就指出:「德勤如果不在中國做到第一或第二,未來如何成為世界的第一、第二?」三年前顏漏有剛去北京時,德勤在北京一地的員工不到五百位,現在已增加至一千五百人,其中四十%來自台灣。
前年,仁寶電腦挑選了三十位大學畢業生,在台灣接受短期訓練後直接派駐大陸崑山廠,莊周企管顧問總經理周昌湘形容:「這批人就像職業軍人,和服兵役的不同,他們是被當成一輩子要在那個戰場上在培養,被要求融入當地,要成為『具有大陸特質的台灣人』,來為企業打拼。」
然而,如果西進真如想像中容易、發展真如假設般美好,就不會有人日夜猶疑、殷殷探詢。
在北京味全略嫌老舊的三層樓辦公室,四十歲的營業部協理胡朝杰舉起右手在空中往下一劈:「從東北的遼寧到西南的雲南劃一條線,整個左半邊、十六個省,都歸我管!」聽起來十分豪氣,但也正因為區域太廣,他平均每個月出差十四天,下達一樣命令得三至六個月才可見成效,最麻煩的是,經常要去收爛攤子,天高皇帝遠,稽核成了成敗關鍵。
待過 P&G、康師傅,到中國也才三年,胡朝杰就已經體認到「在大陸愈久、就愈回不了台灣」的殘酷現實。
中國的市場現況與台灣非常不同,對許多台幹而言,中國經驗並不能為回台覓職加分;再加上市場大、變動快,企業在一個地方做不起來很容易就放棄、另外尋找目標,個人職位的變動性也就遽增,被解聘、降薪的狀況時有所聞。
「自己國家經濟不好,人民就很可憐,」胡朝杰忿忿地說,「許多過去打死不來中國的朋友,現在都開始考慮了。」經常和他在北京一起打籃球的台灣朋友,即使離開企業,也往往選擇自己創業,用當年台灣中小企業的精神與理想,在市場還未飽合的大陸二、三級城市尋找機會。
一年多前,三十二歲原本任職美國運通的李泱儒在台北微軟應聘,人資部門問他要選擇上海還是台北,他選了上海。去年,再透過內部轉調,至北京擔任微軟中大華區銷售培訓經理。「台灣已不是世界市場的一環,各大跨國企業的區域總部都不在那裡,大中華區的好位置為什麼要白白讓給大陸人?」李泱儒略顯激動地說,他不甘心。
過去老一輩的台商與台幹,多是隻身前往大陸打拼,?牲的是夫妻與親子感情,一位長駐大陸的國內製造大廠副總就無限感慨地說:「我在太太和小孩的眼中,只是一組存摺號碼。」
已在大陸十三年的光明乳業新鮮事業部群市場總監林良杰,位在上海的辦公室看起來像是隨時都可打包離去般簡單的驚人,光明乳業是中國第三大乳品企業,開會時董事長講上海話,看到林良杰時才改說國語;手下五個人,負責的卻是一年四十億人民幣的業務量。
林良杰曾想過回台灣,卻明白早已失了人際網絡,即使將光明的優酪乳產品在一年內一舉提升四十%的業績成長量,他也知道,自己不會在同一個位置待超過三年,「大陸人學得很快,你比當地人貴,就要有被取代的心理準備。」
留在大陸只要超過三、五年,這可能就是一張單程車票。台灣的移民社會特質,讓人對出外打拼有一種衣錦還鄉的期待。然而,無顏面對江東父老的好強心態,也讓發展不順、際遇乖舛的台灣人滯中不歸成為台流。
去大陸工作就像參加奧運會,一起競爭的是全世界的高手。在外商公司是如此,在台商企業亦不例外。
和多數至大陸追求發展的年輕人不一樣,三十三歲的王品餐飲北京公司協理黃正杰,是到了中國後才變得有企圖心。在各商圈參與大型開發商舉辦的交流會,黃正杰有機會接觸世界各地最頂尖的餐飲業者,「我本來只是王品桃園店店長,這種機會在過去是不可能發生的。」
然而,當許多人都認為北京、上海是台灣人最接近世界的舞台,林素禎卻不這麼想。
二○○三年的夏天,IBM紐約總部一通電話打至東京,總部的資深人資副總裁要找一位特助,看了全球符合資格的候選者後,要求當時三十三歲的林素禎三天後至紐約參加面試。
林素禎當時已進入日本IBM三年多,正在北京出差,接到通知後拎了皮箱就走,經過十一關面試,成為IBM第一位擔任該項工作的亞洲人。
「我運氣好,剛好IBM想要深入亞洲人才市場,所以就挑了我過去,」林素禎說得輕鬆,但她就像隨時做好準備的王建民,一上場就三振了世界各地高手。
現在的林素禎是IBM亞太區 Executive Talent Team Leader,主管印度、南亞、大中華、日、韓、紐澳等六個區域的高階人員培育與任命規劃。
「年輕人只看大中華區的想法有點太單一了,澳洲、印度、日本的年輕人根本不把亞洲放在眼裡,一心只想去歐美發展,」林素禎觀察。
有趣的是,政大法律系畢業、東京大學法學碩士的林素禎,當初選擇落腳東京IBM的重要原因之一,是因為喜歡日本的生活環境和美食,「如果台灣年輕人因為喜歡台北的生活環境而選擇留在台北工作,那很好啊,因為我們喜歡哪裡,就會為那裡付出。」
剛從中、韓、澳出差三個星期回到台北的奧圖碼科技公司亞洲區總經理郭特利,是另一個放眼全球的例子。
曾在菲利浦工作十年,做到台灣區的業務總監,郭特利卻始終覺得,自己只是菲利浦的一隻手腳,無法成為它的腦袋。因此,他決定離開菲利浦,進入中強光電所轉投資的自有品牌奧圖碼,一路將奧圖碼帶至成為世界第二大品牌的投影機廠商。
「我的理論很簡單,你要嫁入豪門,當一輩子的小媳婦,還是要幫你的老公變成豪門,成為那個主導者?」就像荷蘭小國也能蘊育菲利浦,郭特利深信,台灣企業當然也能運籌全球,「辦公室的地點不是那麼重要,重要的是那種一起把餅做大的連結感與歸屬感。」
戰場在哪裡 凱撒就在哪裡
而羅馬 永遠在凱撒心裡
曾經,海明威說:「如果你夠幸運,在年輕時待過巴黎,那麼它將永遠跟隨著你,因為巴黎是一席流動的饗宴。」然而,《時代》雜誌指出,這一席饗宴似乎已流動至別處──英國、德國、瑞典…,因為事業在家鄉無法有進一步發展、或對法國現行制度感到失望,愈來愈多三十五歲以下的法國年輕人選擇離開家鄉,到歐洲各地闖盪。
台灣曾經像法國一樣強大富有嗎?台北曾經像巴黎一樣讓人戀戀不捨離去嗎?歐洲市場的成長率像中國、亞洲市場一樣尚未飽和嗎?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,那年輕人出走,到中國、亞洲、甚至是世界,尋找新的機會,就一點也不足為奇。問題是,出走會是一波接著一波、問君歸期未有期嗎?
中國企業裡的台灣人
文?馬岳琳
沿著北京中關村大街前往聯想,一路經過北大、清華校園,陽光照得校門口成群的腳踏車桿發亮,出租車師傅瞇起眼說:「從這兒畢業的人尖,有些就去了聯想!」
不過是兩年前,聯想還是個中國道地的本土企業,若不是因為併購了IBM個人電腦部門、成為全球第三大的PC製造商,連「海歸派」都極少見。可是現在,聯想新穎的會議大樓裡隨處可見印度人、美國人結伴而過,倒顯得原本就清瘦的蘇秀峰更加形單影隻,因為他是中國聯想裡唯一的台灣人。
蘇秀峰,聯想集團應用系統部Basis總監,負責建構聯想內部的SAP系統,讓併購IBM PC部門後的新聯想IT系統,足以支撐全球業務。二○○○年到中國時在致伸科技的子公司源景科技,○四年至另一台商企業萬邦鞋業任IT主管,○六年加入聯想。
台灣IT產業人才在大陸已是供過於求,聯想作為中國企業邁向國際化的一個標竿、也是唯一進入奧運全球合作伙伴名單裡的中國品牌,未來有更多台灣人加入,並不令人意外。「進入擴張中的中國企業」這個想法,更在台商企業不斷調降外派薪資待遇的趨勢下,成為許多台幹心中徘徊不去的念頭。
去年底甫開放的中國金融市場,則是另一波台灣人競逐的戰場。當大型外商銀行都已與大陸的國有銀行合作(花旗跟浦發、廣發銀行,匯豐與交通銀行,美國銀行與建設銀行)去外資銀行還是中資銀行,差別已不是太大,尤其是曾經過外商銀行歷練者,更是搶手人才。
招商銀行的宋靖仁,就是其中一例。從上海浦東機場到浦西的高速公路上,「招商銀行 敦行致遠」八個大字的大型廣告看板出現不止一次,招行是中國第六大國有銀行,也是第一個開始經營品牌的國營銀行,它的信用卡發卡量甫率先突破一千萬張,明年更預計達到兩千萬張。因為市場區域差異太大,關於消費金融的操作,已經從向台灣軍團借鏡,改為至美國取經。
宋靖仁,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策略發展部總經理,同時掌管上海、南京、蘇州等華東八個城市的信用卡業務。一九九八年他初到中國時在IBM,兩千年加入另一外商VISA,去年進入招行。
宋靖仁和蘇秀峰,兩人今年都是三十九歲,前者三十歲來到北京,後者三十二歲踏上東莞,也都娶了大陸籍妻子。
桃李春風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燈,他們把人生的黃金歲月,分別在外商和台商企業做了鍛鍊,然後決定至中國企業練劍。到底招行的敦行致遠、聯想的風起雲湧,能不能讓他們在中國走得遠、飛得高,或許還需要另一個五年、十年來驗證;但現在,儘管大家都說台灣人在中國企業,要低調,他們還是願意與《天下》讀者,分享自己最真實的感想與觀察:
宋靖仁:從外商跨到國企,需要一段時間適應,中國企業相對講究倫理、比較注重規距。外商公司很扁平,什麼事發email就講了,但這邊要跟領導層層彙報。
這裡的人講話都很謹慎,階級觀念很深,跟領導講話要有分寸,更何況你是台灣來的人。政治的禁忌絕對不能去談,討論事情的時候,也絕對不能觸及「有差距的」說法,例如:「你們怎麼會這樣想」、或「我們都是這樣做」,你不能表現出有一個gap在那邊,更不能顯示你的優越。
台灣人想過來,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經驗,這裡的企業很在乎你有沒有專長,普遍來講,台灣人在這有的優勢是敬業精神和工作態度。
如果單指信用卡這一塊,台灣人才幾乎已經沒有優勢了,因為台灣現在沒有銀行手上有一千萬張卡的,更何況我們經營的範疇是台灣的好幾十倍大,每個城市風格又各異,所以不管在行銷和銷售上,能借鏡的已經被第一批來的人用完了。但在徵信和風險控制上,應該還有優勢,而在服務中小企業客戶這塊,大陸還是空白的,另外是個人財富管理,台灣人都還滿有競爭力的。
雖然人家覺得我們這些外來的人待遇比較好、可能有一天會被本地人取代,但實際上這裡的中高階主管,薪水一點也不低。而且本地人有社會保險金、養老保險金、住房公積公等三金的福利,甚至連醫療保險都因單位而有差距,我們則沒有這些福利,若按照總成本來講,差距早已沒有那麼大,我們拿一百五,他們至少拿一百,這還不包括本地的各種津貼,所以最終比的還是專業能力。
我們總聽到媒體這麼講,認為全世界都把目光放到中國來,可是你真正去看每一個跨國公司,沒錯,中國是個重要的戰場,但絕對不是把焦點全放在中國,你看VISA和IBM,在中國是成長的很快沒錯,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任何其他的市場。所以我的意思是說,從個人角度來看,中國絕不是你唯一發展的地方,如果你英文夠好,專業夠強,那你不如去越南,去俄羅斯,那裡發展空間更大,津貼更高。
對外商企業比較資深的職位來講,「中國經驗」的確是重要的;我建議台灣年輕人最好是先經由外商進大陸,有了資歷後再到大型、有發展性的中國企業,而且一定要在某種層級之上,否則往上爬的漫漫長路是很辛苦的。
蘇秀峰:來聯想是因為我覺得它要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公司,在薪水上,我覺得pay非常有競爭力,甚至比台企還好,對於特殊人才,他們是不吝於給你好的待遇。而且,聯想正不斷引進最新、最尖端的技術,去年我們在做的,聽說直到今年三月台灣才有人在做,它的快,會逼著你不斷往前跑。
但在企業文化的適應上,我花了很大力氣,聯想能在過去二十年內起來,靠的是斯巴達、軍隊式的管理,講求快速;思惟邏輯上,老闆主導一切,台灣的老闆講事情時會跟你講原因和方向,但中企裡,比較難,多數用命令式的,一個命令下來,大家就要走,上面講什麼就做什麼,不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,思考性比較弱,但他們的執行力非常強。
我老板會覺得我對我的下屬太nice,但我想不出來何時要跟他們拍桌子,在這兒你若不tough,老板會覺你太溫和,領導作風不夠強勢,就像你在中國,如果要排隊上車,那你就會是最後一個上車。
中國的中高階主管,不會到四十幾歲才發生,三十來歲就佔位子了。聯想的一把手是楊元慶,四十三歲;二把手劉軍,三十九歲,掌握聯想全球供應鍵,年紀跟我一樣大。這邊cycle短,升的快,像director級的,我們外來的人比較老,皆三十五歲以上,但聯想自己培養的,都還不到三十五。我們部門有十個總監,其中有一個三十歲不到,這個年紀在台灣能當 manager 就很不錯了。
純粹就工作而言,發展性是大的,但擔心被 replace 掉是很多台灣人工作的心情,其實在外商亦然,企業是現實的,用你是因為你有利用價值,在每天忙碌的過程中,你要想如何充實自己,否則只能不斷掏出去,如果這企業不能讓你成長,最多待不了三年,很快就會被淘空。
雖然我在聯想這一年,因為公司發展很快,也學到不少新東西,但我的團隊也學到了,對於能在這裡待多久,我不太知道要怎麼回答這問題,我自己覺得不是很有安全感,其實不只是我,海歸派也沒安全感,是local people又怎樣,也是比別人貴啊,公司有什麼是非找你不可?
我的小孩即將出生,父母年紀也大了,我當然想過要回台灣,但即使想找回台灣的工作,人家還是希望我再過來,因為我有的是中國經驗,但這個中國經驗對我要回台灣,卻並不是加分。
之前有一個同事,從台積電被挖角過來,但來一星期就走了,四十歲左右,他說聯想要他做的事,是他以前做過的事,他選擇不要走回頭路。所以,對年輕人來說,我是覺得非必要,你很有決心,再來。畢竟這邊環境和台灣差異很大,你不可能自己關起門來做事,挑戰之大,很可能超乎你的想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