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樂福在過去十年的經營策略和最高主管更迭應該可以寫成好幾個 MBA 案例。不過在這裡還是簡單講一下過去十年不同 CEO 的不同策略。
Duran: 2005 ~ 2008
提升自有品牌的上架率,增加市區的小型店,降價。
Lars Olofson: 2009 ~2012
擴張郊區的大型店,打造比郊區大型店等大的豪華店型。增加高價產品和有機食品的比例。
Plassat: 2012 ~
1. 放鬆總公司對分店的控制,讓分店有更多的自主權決定上架商品和價格,並可自主自當地採購
2. 增加大型店新鮮食品的比例,減少其他商品;降低新鮮食品的價格。
3. 處分海外投資、縮減總公司規模以削減成本
4. 現在進行中:利用削減成本和處分海外投資所得現金,買回 shopping mall 以重新打造郊區豪華店
其實 Duran 的策略應該算是成功的。在 2005 ~ 2008 這段時間,家樂福的營業額顯著增加。且除了 2009 受到金融風暴影響外,營業淨利率也很穩定。但是這沒有辦法滿足在 2009 年取得家樂福控制權的美國私募基金。他們請 Duran 下台,找來在雀巢行銷部門任職的 Lars Olofson。
Olofson 接任的時機不佳,採取的策略就當時的經濟情況來說也非常不適當。在金融風暴過後,一般人經濟情況轉差,偏好分批多次從住家附近的小超市購買小量商品或網路購物,高價商品的銷量也受到影響。在這種情況下,Olofson 仍然堅持擴張郊區的豪華大型店和高價商品,造成家樂福營業額大幅減少,營業淨利率也急遽下降。
Plassat 的策略到目前為止算是成功的。也許有部分原因是歐洲景氣逐漸回升。營業額回升,營業淨利也提升。
幾個值得注意觀察的重點:
1. 因為消費者轉向網路購物,非食品類商品的銷售金額逐漸減少,因此需要提升新鮮食品的上架比率。
2. 降價已經是不可避免的選擇。問題在於需要降到多少,才能夠吸引消費者回籠,搶回市佔率,以及降價使營業淨利減少的程度。
3. 2013 年 Carrefour 與房地產投資業者合資買回郊區大型店的房地產,意圖重新打造郊區的豪華店。Plassat 認為要吸引消費者回到郊區大型店消費,不能夠只改造超市本身,需要連同 shopping mall 整體一同重新規劃。Olofson 規劃的豪華店受到消費者歡迎,但是投入成本太高,又受到金融風暴和歐債危機影響銷售,反而影響獲利。Plassat 找來房地產投資業者一同投資、分散風險也許是個好主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